8月27日,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发起人Robert C.Michelson教授在我院举行题为“无人机技术将领航未来,你准备好了吗?”的讲座。讲座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及无人机爱好者前来听课。

演讲中,Robert教授概述了无人机的概念、发展历史、种类、作用、未来发展趋势等,介绍了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发展历程、赛事宗旨、历代任务完成情况,详述了日前在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顺利落幕的第八代任务赛事规则、技巧、结果等。提问环节上,Robert教授与发问者亲切互动,从专业角度解答了现场听众关于无人机技术的诸多疑问。

关于无人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Robert教授认为,目前无人机技术尚未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未来,无人机技术将得到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当实现人工智能与无人机完美结合时,无人机便可以代替人类思考,替代人类完成许多危险的、复杂的、智能化的工作,如更加智能的电力、通讯、气象、防灾、搜救、巡逻工作等。

Robert C.Michelson教授
AUVSI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发起人
美国佐治亚州科研协会名誉研究工程师
佐治亚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
Millennial Vision, LLC公司总裁兼首席研究工程师。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始创于199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28年。2012年,北航教授、航空学会GNC分会王英勋主任与Robert C.Michelson教授共同设立了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欧美和亚太两个赛区同步举行,截止目前,已完成八代任务,2019年将开启第九代任务。8月24日至25日,2019“圆梦天使杯”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在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成功举办,这是第八代任务的第二年,分别由中国3支队伍独立完成,是大赛创办以来,完成任务队伍最多、实现突破速度较快的一代,而同期举办的欧美赛区则无队伍完成任务。

关于无人机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的不载人飞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无人机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目前超过 70% 的无人机使用于军事用途,军用无人机可分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无人战斗机以及靶机等。民用方面,以“无人机+行业应用”为主,主要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应用。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可以被看做是“空中机器人”。

立足云南应用需求 推广智能无人机系统
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结合云南发展“八大产业”、打造“三张牌”、“数字云南”建设需求,组建了智能无人机系统研究中心。该中心围绕国际、国内军/民用无人机系统相关技术及应用的新趋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聚焦无人机系统集成创新,围绕新布局无人机总体技术、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和集群技术,开展无人机系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试验技术和应用技术攻关。未来,研究院拟将无人机技术结合云南发展需求,在农业、电力、气象、边境巡逻、防灾救援等方面实现广泛应用,服务云南科学技术升级、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航空科普 助力云南智慧教育
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还坚持发挥北航优势,传承航空航天精神,助力云南基础教育及科普教育纵深发展。

研究院拟建设无人机博物馆,以党建为指引,将无人机博物馆打造成为云南极具代表性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及红色教育基地。无人机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中小学生及航空航天爱好者近距离接触无人机,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从小培养孩子的航空强国梦。

研究院下设智慧素质教育中心,设有VR赛车体验区、航空航天科普区、机器人互动区,8间教学教室,单间可容纳50人,阶梯教室和多功能厅可分别容纳上百人。该中心将整合多元化教育资源,开展STEM教育、航空航天教育、职业规划等智慧教育,助推云南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助力云南“云端人才”战略发展。同时,该中心将邀约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定期举行科普知识讲座,为广大中小学生及航空航天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传递航空航天知识理念、不断为云南智慧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